米兰(中国)

当前位置:首页 > 集团子公司 > 六合客运公司 >正文

车轮上的雷锋精神: 南京六合镇村车队 公交雷锋真不少

发布时间:2024-12-22    文章来源:六合客运公司    浏览量:301

“开好车,做好人,将爱心延续下去……”

南京公交六合客运公司镇村车队440路驾驶员梁家才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。

2024年11月27日上午,梁家才在六合区第十七届见义勇为宣传日活动中,被南京市公安局六合分局、六合区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“见义勇为积极分子”称号。此次表彰不仅是对梁家才同志个人英勇行为的高度肯定,更是对广大公交从业者乃至全社会树立起的正能量榜样,激励人们在危急时刻勇于挺身而出,积极弘扬见义勇为精神。

梁家才,南京公交440 路驾驶员,用他的善良与热情,为乘客们带来了无数温暖与感动。他的日常工作充满了关爱之举,无论是为老人让座、搀扶上下车,还是在风雨中提供雨伞、寒冬里铺上棉垫,他都以细腻的心思关注着乘客的需求,让每一次出行都充满温馨。

2024年 5月3日的那场火灾,如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,而梁家才则用他的勇敢与果断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。面对突发的大火和紧闭的店门,他没有丝毫退缩,拿起灭火器便冲向火海。在他的带领下,火势迅速得到控制,避免了更大的损失。今年6月5日清晨6时许,梁家才驾驶公交车行至新集西湖村路口时,发现一位因电动三轮车翻倒,致使自己被压在车下的老人。梁师傅当即停车,迅速挪开电动车,扶起受伤老人。在老人称无大碍后,梁家才仍仔细检查其四肢状况,确认无明显损伤。随后,他协助老人联系上家属。待家属赶来,梁家才安心返回岗位。

王万玉,一位憨厚朴实的465路驾驶员,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。2023 年的那个冬日,阳光努力地穿透寒冷的空气,却仍无法驱散双丰村一位老人及其家人心中的阴霾。老人劈柴时的发生意外,让鲜血染红了手掌,每一滴流淌的血都如同时间的倒计时,催促着他们尽快赶到医院。然而,命运似乎仍不肯放过这家人,电动车在途中发生故障,将他们困在了路边,无助与绝望在寒风中蔓延。

此时,王万玉驾驶着465路公交车如希望之光出现。他那矫健的身躯快步走向老人,眼神中没有丝毫犹豫,只有关切与急切。他迅速将老人扶上公交车,简短而有力地向乘客说明情况后,平稳地驾驶车辆向医院疾驰。每一次换挡、每一次转弯,都凝聚着他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。不到五分钟,公交车便稳稳地停在了医院门口,王万玉又毫不犹豫地垫付了医疗费,让老人得到及时救治。当老人的儿媳尤女士通过 12345政务热线表达感激,车队找到王万玉时,他只是微笑着说:“这是我应该做的,每个人都会这么做。”他的话语如同冬日里的暖阳,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。

如果说王万玉是冬日里的暖阳,那么原451路驾驶员刘家慧则是四季常伴的春风,用他的热情与爱心,为乘客们带来无微不至的关怀。自 2014 年踏上公交驾驶岗位,他便将这份工作视为传递爱的使命。

每一个赶集日,刘家慧的公交车厢都充满了温馨。面对行动迟缓的老人,他总是耐心地等待,用温和的话语安抚着大家的情绪,确保每一位老人都能安全上车。乡村道路的颠簸从未出现在他的行程中,因为他凭借精湛的驾驶技术,将公交车化作平稳的摇篮。而那些坑洼的路面,也在他休息时的努力下变得平坦,他用自己的双手为乘客们铺就了舒适的出行之路。

马集底站的建设与维护,也倾注了刘家慧的心血。他从家中拿来生活用品,让车站充满家的温暖;他不惧脏累,疏通厕所管道,用汗水换来整洁的环境。他的奉献不止于此,他还免费为老人理发,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便利与关怀。

在危难时刻,刘家慧更是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。他多次救助受伤路人,无论是遭遇意外的郑女士,还是摔倒的林九华老人和骑车受伤的老大爷,他都用最快的速度将他们送往医院,守护生命的希望。面对意欲跳楼的少年,他冷静应对,与民警默契配合,成功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。他的英勇事迹温暖了人们的心灵,他也因此荣获众多荣誉,但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做了平凡之事,这份谦逊与真诚,让他的爱更加深沉而持久。

在南京公交六合公司镇村车队,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。自2013年12月车队成立以来,驾驶员们将村民乘客视为亲人,用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。他们在车厢内捡到的手机、钱包等物品,都通过各种方式归还失主;面对路人的紧急情况,他们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。据统计,每个月拾金不昧的事迹多达数十起,见义勇为的善举也时有发生。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,如同一粒粒爱的种子,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,绽放出绚丽的花朵。

村民们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,如同一面面鲜艳的旗帜,飘扬在车队的每一个角落。每一封信都诉说着一段感人的故事,每一面锦旗都凝聚着村民们深深的感激之情。这些不仅是对驾驶员们的表彰,更是对他们无私奉献的最高认可。

在这里,雷锋精神不再是一句口号,而是每一位驾驶员实实在在的行动。他们用自己的坚持与付出,在车轮上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,让爱与奉献在六合的大地上永远延续。

(通讯员 张承)